营养均衡,从施儿佳开始!

首页>育儿讲堂 > 育儿心得 >
病毒,正在考验8000万父母的定力
时间:2020-02-27 10:02:02 作者: 点击

宅家时间久了,很多人,因此烦乱、焦虑。可总有人,显得那么“镇静”。
朋友家小区管控严格,在疫情之初,就基本上封闭管理了。
这个朋友,平时没事也跟我们聊聊家长里短。
可在大家惶惶不安,每个人都抱着手机刷,不断往群里发各种消息时,她反而很安静。
私信她,才知道,因为上初一住校的女儿回来了。平时工作忙,她顾不上女儿,正好想趁这段时间,多陪陪女儿。
每天她按时早起,给女儿做饭。孩子上网课期间,她要么帮忙抄抄习题,要么抽空采购,收拾打扫卫生。
晚上都忙完,她还得赶紧练会儿自己一直喜欢,却没有时间潜心练的瑜伽。
有时,看到她每天把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,一点焦虑、烦躁的负能量都没有。
她的孩子,也非常“听话”,每天按时打卡学习,虽然在家,也依然按点上课,按点下课,每天日子都安排的很有条理。
这个朋友的状态,一直让我欣赏。
面对疫情,大多数人是无能为力的,与其焦虑、惶惶不安,不如塌下心来,做些自己能做的事。
一个人,尤其是一个以学习为重的孩子,在无序的环境中也能坚持学习、坚持做自己该做的事,这样的定性,是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能力。
而孩子的这种能力,大多源于成人的榜样作用和家庭的熏陶。
不因没条件,就放纵自己
 
看上去,新冠疫情影响了绝大多数人的生活,可总有一些人,不甘心在坏环境里随波逐流,他们总能努力创造条件,达成自己想做的事。
这次疫情,导致很多孩子不能返校上课,尤其是湖北的孩子。
湖北长阳的小学生毕梦琪,每天就在家上网课。可因为大山里信号弱,有时没办法听完一节完整的课。
为了让孩子更好的学习,妈妈就用竹条和透明的塑料薄膜搭了个棚子,让孩子在里面上课。
哪里信号好,棚子就挪到哪里去。
勇敢接受改变,并努力克服困难,创造条件,无论何时,我们都能成为生活的掌控者。
父母应对困难的态度,是孩子最好的生活范本
疫情的阴霾什么时候散去,谁也说不准。
对于普通人来说,我们没办法改变现实,但是,却可以通过改变态度来调节情绪。
这两天,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视频:
一名父亲,教自己3岁的女儿,用笑声“对抗”炸弹的声响。
这是一名叙利亚人,他家附近,常常遭遇炸弹空袭,突来的响亮的爆炸声,让这名父亲担心自己3岁的孩子留下心理阴影。
于是,他告诉孩子:炸弹的巨大声响,是烟花和玩具枪。他还和孩子约定:当炸弹落下时,就大笑。
视频中,随着一声巨响,3岁的小女孩先是愣了一下,随即爆发出很刻意的大笑,看上去真让人辛酸。
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电影《美丽人生》里,那对在纳粹集中营,用游戏心态,面对纳粹士兵迫害的父子。
作为普通百姓,面对荷枪实弹的士兵,他们既影响不了战争,又没办法逃离迫害。
无论是叙利亚的这位父亲,还是《美丽人生》里的犹太父亲,面对无解的困境,他们都努力用乐观的心态,善意的谎言,减轻了孩子的心理压力,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战争对孩子的伤害。
哲学家塞缪尔说:“世界如一面镜子:皱眉视之,它也皱眉看你;笑着对它,它也笑着看你。”
就像现在的疫情一样,父母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应对疫情期间的生活,孩子就不会觉得日子难熬;
父母整天精神紧张,情绪阴晴不定,孩子也难以感觉到安全感,他们会更难调节情绪,想逃离这种不一样的日子。
而每位父母都该明白:不管我们感觉如何,日子都得过,那为什么不过的阳光些,快乐些呢?!
而这段特殊时光里,父母的态度和应对的方式,也会成为孩子日后,对待危机、困难的参考范本。
 
等疫情结束,你会发现,孩子之间的区别,会大到千差万别:
有的孩子,趁假期培养了深度的兴趣爱好;有的孩子,阅读了十几本甚至几十本书……
而我们不妨也把这次疫情,看成一次机遇,当成一次别样的教育契机,规划一些从前没有时间,没有机会去做、去学的事情,认真充实的过好每一天。
相信,最终受益的,一定是孩子。
* 图文源自网络,侵删

分享到:

公司名称:上海今古合生命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Copyright © 2010 施儿佳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44355号